小米 SU7,来源:小米汽车官方
21 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何煦阳
9 月 19 日,小米汽车宣布对部分 SU7 标准版电动汽车实施召回,涉及车辆总数达 116887 辆,生产时间范围为 2024 年 2 月 6 日至 2025 年 8 月 30 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召回原因为:"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 L2 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与传统召回不同,本次召回不需要车主亲自到店,小米汽车将通过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小米汽车将以短信、手机 APP 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
随后,小米汽车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转发了《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 191 集)》,并呼吁车主关注详细说明。
辅助驾驶功能系召回焦点
在《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 191 集)》中,小米汽车明确只需将车机版本升级至Xiaomi HyperOs 1.10.0,即可完成本次 OTA 召回升级。
该版本主要新增和升级了两方面功能:
第一,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优化了车辆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表现,使通行更连贯;优化了大车避让绕行体验,面对压线大车可尽早识别,绕行处理更灵活更安心;以及可根据道路和交通环境动态调整辅助驾驶目标车速,使得高速领航辅助功能通行更连贯。
第二,升级「泊车偏移辅助」功能:车主可以通过车位的实际情况,手动选择偏左、居中、偏右停放,解决泊入狭小空间车位等场景下的上下车困难问题。同时,寻位泊车辅助终点车位还支持偏移设置记忆,车辆将自动记忆上一次的停车偏移选择。
但目前「泊车偏移辅助」功能主要适用于垂直车位和斜列式车位,暂不支持水平侧方车位和机械车位。同时由于周围环境、车位尺寸不同和车位旁障碍物距离太近,启用「泊车偏移辅助」功能时可能会出现适当压线的情况。
随着汽车智能化加速,召回重点正从机械部件转向算法、传感器、软件逻辑等"看不见的隐患"。智能驾驶系统、车机交互等已成为影响用车安全的关键因素。
尽管是以软件形式存在,辅助驾驶故障、影像系统异常等问题仍属安全功能缺陷,与硬件问题一样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车企在发现问题后须及时响应、主动召回。
目前,此次召回没有出现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
OTA 召回渐成主流,但并非万能解
这并非小米汽车首次以 OTA 方式实施召回。
早在今年 1 月 24 日,小米汽车就曾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原因是"部分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总共召回 30931 台 SU7 标准版汽车,同样通过远程 OTA 完成修复。
同样在今年 1 月 24 日,特斯拉也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分两批召回:
第一批召回的是在 2023 年 7 月 16 日至 2024 年 12 月 14 日期间的部分进口 Model S、Model X 及国产 Model 3、Model Y,原因是"车辆上电时的反向电流可能损坏行车电脑主板上的电源组件,导致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可能造成倒车影像无法显示,从而影响驾驶员倒车时的视野";
第二批召回的是 2022 年 1 月 3 日至 2023 年 9 月 23 日期间的部分国产 Model 3、Model Y 电动汽车,原因是"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问题,可能触发转向助力受限,造成电子助力转向功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两批召回的特斯拉汽车出现的都是软件问题,共召回超过120 万辆,且都通过OTA 方式解决。
这类集中于"软件缺陷"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召回,因其"看不见"的特性,更易引发用户担忧。此时,车企的响应速度与沟通态度尤为关键。
例如小米在本次召回中通过《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 191 集)》积极释疑。而在 1 月份召回时,从发现问题到启动召回仅用 7 天,快于行业平均的 15 天,雷军亦多次通过微博同步进展,强化了用户信任。
但是,OTA 并非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如特斯拉在 1 月份的召回公告中注明"对于无法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升级的车辆,将通过特斯拉服务中心联系相关用户实施召回,免费为客户更换行车电脑,以消除安全隐患。"软硬件协同缺陷仍需线下介入。
汽车产品日益复杂,技术迭代迅速,未来的召回事件很可能更加多样。无论召回形式如何变化,车企都应当主动负起责任,及时、公开、稳妥地解决问题,这才是赢得用户信任、筑牢品牌根基的根本所在。
杨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