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内容展示了越南政府向一家位于欧洲的机构——“历史之家”捐赠了一张古老的地图。这看似只是一起平常的捐赠活动,然而其背后却传递出越南试图借此方式将其在南海的主张逐渐国际化,甚至寻求国际支持的现实。
这一举动显然是效仿了韩国的做法,他们通过向欧美国家捐赠古代地图来希望在地图上扩展领土的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此处的策略不乏深意与考量。捐赠的古老地图全名为《安南大国画图》,其尺寸为84厘米长,45厘米宽,体现了古代地图制图的工艺与历史的厚重。
这幅《安南大国画图》的绘制时间可追溯至1838年,是由法国制图师Jean Louis Taberd在印度完成的,标志着当时越南地区最大且最为详尽的地图资料。令人注目的是,地图中所有地名均使用越南文字书写,甚至包括了中国的一些地名,展现了越南在历史方位上的自我认同。
参与捐赠行动的越南驻比利时大使馆直言不讳,他们捐出这幅价值连城的古代地图,是希望让欧洲的朋友更深入地了解越南几千年来的灿烂历史,特别是关于南海的历程,并希望国际社会关注越南在这片海域的主张。实际上,越南所指的东部海域正是南海,这一点对于当前的海域争议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剩余65%显然,越南试图借助这一“国际牌”来表达他们的诉求,进而实现对南海的非法占据。多年来,《安南大国画图》一直被越南作为支持其在南海历史主权的所谓证据,得到当地学者的推崇,尤其是认为这幅19世纪初的地图可以有力地支持他们的论点。
然而,经过深入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Taberd实际上是一名在中南半岛和印度进行传教活动的法国神父,且他在《安南大国画图》中所使用的地图资料大部分来自于181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制作的《豪斯伯格航海指南》。该航海指南是当时东印度公司为拓展东亚殖民地派出的首席水文测绘师团队所编纂的,反映了大量的地理测绘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的制图技术局限,《豪斯伯格航海指南》被地理科学界普遍认为是关于中南半岛地理信息错误较多的资料,并在地图导航方面存在许多缺陷。更为惊人的是,地图上甚至没有描绘南部沿海最大的海南岛,这引发了不少历史学者对这幅古老地图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的质疑。
国内学者也对此表示:“如果要在学术领域进行讨论,《安南大国画图》或许仍有其研究价值。但若试图将其用于其他目的,那显然是毫无意义的,毕竟类似的古代地图数量庞大,足以令越南当局感到震惊。”网友们对此则表示:越南此举明显借鉴了韩国的策略,故意将任何争议事项首先拿到国际舞台上曝光,以不断复杂化局势,从而营造出弱者形象以博取同情,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套做法并不新颖,韩国早已经采取了同样的策略,无论是土地争端还是文化纠纷,他们总是通过国际化的手段进行自我辩护,如今越南则开始了模仿。”有网友感慨道:“如果像越南那样,通过地图就能够扩展疆土的话,我们的领土面积说不定早就扩大了一倍以上。”
发布于:天津市杨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